智 慧 人 的 口 說 出 恩 言 ; 愚 昧 人 的 嘴 吞 滅 自 己 。

这样,谁能得救呢?(上)

马可福音 10:17-31

引言:少年出走半生,今已无法归来。

这是一个精彩绝伦的故事:耶稣正在行路的时候,有个人突然跑来,跪倒在他面前说,“善良的夫子,我当做什么,才能承受永生”。(可10:17)

坦白说,这不是一个对信仰漠不关心的人,会去问的问题。你看,他突然跑来,他当街跪下,他求问的还是“永生”,而不是“水牛”。这一切无比说明,他向道之心坚定。如同尼哥底母曾在夜间拜访,这少年人在大白天路旁跪下。这,几乎要成就另一段千古佳话了。

只是经文却告诉我们,他最终还是“忧忧愁愁的走了”。故事的开头,他满怀激情而来,故事的结尾,他却满怀愁绪而走。因此,我们必须要问: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这个看起来“竭力寻求永生的人”,最终与永生背道而驰?——不追问这个问题,我们就永远都每读懂这段经文。

并且,经文非常直白地告诉我们,最终让他离开的真正原因,似乎是“因为他的产业很多”(可10:22)。换言之,是他的富足(这件美事),成了他追求信仰的绊脚石;而并非某些糟糕的事情,阻碍了他跟随主。

最终,让他逃离永生、躲避信仰、离弃耶稣的,其实是他拥有的一切。事实上只要我们往内心深处多走两步,就一定会发现:通常,在我们生命中,有资格阻碍信仰的,都是那些“好东西”。所以,凯勒牧师说,“好,是更好的敌人。”

亲爱的弟兄姐妹,在你我的生命中,所有的美好(财富、道德、权力,也包括家庭、孩子、成就,还包括优秀、能力、美貌),背后都无一例外隐藏着深重的危机。因为,美好的事物,最容易在人生命中,扮演上帝的角色,吸引人去信靠它、顺服它、盼望它。

这段经文告诉我们:富足里面,隐藏着不易察觉的、极大的危机。无论是物质的富足,还是道德的富足,都是如此。而这少年,恰恰是那种既不缺钱,也不缺德的人。因为他不仅产业很多,他还从小遵守了法律。——你知道吗,这意味着,他基本上已经没治了。

故事告诉我们,少年携带了半生的“富足”,来到耶稣面前,却被耶稣一席话逼退;他携带半生的“虔诚”,来到终极关卡,却被耶稣一剑击退三千里。故事的开头,少年直指核心、叩问永恒,且激情澎湃(当街跪下);故事的结尾,他却变了脸色,忧愁而去,仓皇逃离现场。——这中间的故事,其实千回百转、人间百态,不过就是今生与永生的张力。

少年出走半生,今已无法归来。

一、刁难者的刁难&迷失者的迷失

你看,少年携带激情,来做终极叩问。他问得很直接,他问说,我当做什么?很有意思的是,耶稣也有一说一,实实在在地告诉了他,他当作什么。一句话,诫命你是晓得的:照着做吧。

但少年人,年少无知啊,起先以为这不过是一道“送分题”,于是对耶稣说:“夫子,这一切我从小都遵守了。”对话结束才发现,这简直是一道“送命题”。因为主说,“你还缺少一件: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可10:21)

各位,你是否觉得,耶稣对这人简直格外的严苛?甚至是出格的“刁难”?要知道,即使对彼得、雅各、约翰,好像也没有如此高的要求吧?为何偏偏对他,主耶稣几乎是以一种“无事生非、无理取闹、不可理喻”的方式,来“刁难”这少年人呢?

事实上,两千年来,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才是切中了这段经文的核心,并且也必将切中一切人间的要害!

耶稣为何要刁难他,乍一想似乎很难回答。然而每段经文,七步之内必有解药。经文其实给了我们清楚地答案。经文说,耶稣之所以如此“刁难”这人,只是因为:“耶稣看着他,就爱他”(可10:21)。是的,你没听错。只是因为,耶稣看着他就爱他,于是,就告诉了他,“他应当做的是什么”。耶稣看着他就爱他,于是就告诉他,“你还缺少的那一件事,究竟是什么”。

危机:少年人的迷失

问题在于,为何主爱他,就给了他一个,如此苛刻的要求呢?因为,耶稣知道,这个人生命中最大的问题,并不在于他的金钱本身,因为财富本身并不是错,整本圣经对财富本身都持正面的看法,认为是上帝的祝福与赏赐。

要知道,耶稣也曾经与撒该对话,撒改也非常的富有,但耶稣并没有要求撒该散尽家财,是撒该自己要把一半分给穷人;耶稣也曾经与尼哥底母对话,尼哥底母也十分富有,但耶稣在那场对话中,甚至完全没有提到金钱的问题。

因为,撒该和尼哥底母生命中最大的问题,压根就不是金钱,而是其他。然而,这个少年人生命中最大的问题,却是金钱。换言之,钱财已经成了,控制他生命的偶像。

主耶稣此时此刻的刁难,其实是在对着少年人的内心说话:“你真像‘你以为的那样’,可以为永生的缘故,做任何的事情吗?”表面看来似乎是:少年跑来、当街跪下、跪问耶稣,“我当作什么,才能得永生?”表面看起来,他好像可以为永生,不惜任何代价,对吧?——然而,表面看起来的一切,都不过是无花果树的叶子编织的外衣;如果你敢往深里去多看两眼,真相就会摆在眼前。

凯勒说,耶稣在这里,其实是要用一个“看似不可理喻的要求,来探究这人内心的最深处”。他要把少年逼到墙角,好探寻出他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光景;好显明他灵魂深处的,那隐秘的,巨大问题。因为,这二十多年来,少年已经出走太远了,祂要让这个少年看见自己迷失的境况。

面对少年人“真诚、虔诚、赤诚”的对信仰和永生的关切,耶稣要在他的心底显明一个真相。这个真相,其实是少年这一生,从来都没有发现过的真相。要知道,在这之前,他一直都以为自己看中永生,超乎一切。

只是那一天,当耶稣说,“变卖你所有的,然后跟随我,你就有永生”的时候。他听到这个秘诀后,并没有欣然前往,而是被吓得“面无人色”(变了脸色),最后只能是“忧忧愁愁地走了”。

事实上,你会惊讶地发现一个残酷的事实,甚至是让人接受不了的事实:就是在那一刻,耶稣终于把他逼到了墙角,帮助他显明了一个,他可能怎么都不会承认的事实和真相。这个真相就是:他最终宁愿不要永生,也绝不能失去他的财富。

而这个“残酷”的真相,是少年自己这一生,从来都没有发现过的。直到那一天,他遇见了耶稣!耶稣一剑封喉!一直以来,少年都以为,自己对信仰热心、追求、敬虔(夫子,这一切我从小都遵守了)。只是,他可能从来都没发现过,其实他对自己的财富、金钱,比对信仰更热心、更追求、更敬虔。

这一人生真相,直到如今,才被看见。

换句话说,那天之前,少年一直都在欺骗自己,他也真的成功地欺骗了自己。他真的以为,自己人生最爱,乃永生。只是,耶稣的话,让他再也隐藏不住了,耶稣的话,让他这二十多年来被蒙蔽的人生,被刺破。

你看,刁难者的刁难,如此尖锐。都是因为迷失者的迷失,如此深重:耶稣要用最大的刁难,来震醒少年人最深重的迷失。

当代人的迷失:自以为

你看,他披荆斩棘而来,却又退避三舍而去;他满怀激情而来,却又满怀愁绪而去。两千年来,多少人对信仰追寻,也如这少年人一般,“只是猜中了开头,却没猜中结尾”。

于是,我们常常自以为自己信靠上帝,我们自以为自己爱慕基督,我们自以为自己盼望永恒。我们自以为自己敬虔,我们自以为自己还行。我恐怕,今天的教会中,充满了这种自我蒙蔽的“自以为”。

各位亲爱的弟兄姊妹,你有没有从这个少年人身上,瞥见自己的背影呢?如果,我是说如果,我们平时的表现,连这个少年人都不如(而我确实认为,今天许多人、大部分时间、在许多事情上,表现得其实连这个少年人都不如)。但我们居然还是那么“自以为”,那我们的迷失该有多么深重呢?

事实上:我们几乎每一个人,每一天,在每一件事上,都在不断地“自以为”。
在家庭里,我们总是自以为,自己才是付出最多的那个人,直到有一天妻子对你忍无可忍,嚎啕大哭,摔门而去;而当她摔门而去,我们又自以为,是对方无理取闹、脾气暴躁、不可理喻。
在教会中,我们总是自以为,自己的服侍还算可以,直到有一天一位弟兄终于憋不住了,说你的讲道,他听不太懂;其实,他说他听不懂,只是一个相当委婉的说法,我们却又开始自以为,是自己学问高深,是对方知识浅薄;
在与人相处中,我们总是自以为,自己是忍耐别人的那个人,直到别人终于忍无可忍,把状告到了牧师那里;而这个时候,我们又自以为,自己是在为主受苦,甚至你都还敢给自己打气:“我要赦免她”;我真想告诉你,你还是先“悔改”比较好。
甚至,即使是今天上午,听到牧师如此具体的罗列,这些生活中的“自以为”,我知道你也还会自以为,牧师此时说的肯定是某某某;而那个某某某,就是你一直以来看不顺眼的那个人。抱歉,那依然是你的自以为。
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天,都在自以为,像那个少年人一样。只是很多时候,我们自己都没能发现;或者说,即使自己发现了,也不愿意承认;而万一被别人发现了,我们就开始发火。——因此,信仰,就是两个神的争战。

二、信仰:两个神的征战与挣扎。

财富的危机:如神一般

那一天,当耶稣说,“变卖你所有的,然后跟随我,你就有永生”的时候,你一定明白,耶稣不是因为自己贫穷,就存了“仇富心理”。我们说了,问题并不在于金钱本身,问题在于,在这少年人的生命中,金钱已成为了控制他生命的“偶像”。

经文说,当少年听见耶稣的话,就“脸上变了色,忧忧愁愁地走了”。要知道,“忧愁”这个字,在原文中,曾被用来描述另一处情景。就是当耶稣被卖的那一夜,在客西马尼园里,他“极其忧伤”、汗如血滴。因为,耶稣知道,他即将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被父神弃绝,经历地狱般的痛苦。

意思是,金钱对这个少年人的重要性,就仿佛天父对耶稣的重要性一般。钱财是他的中心,就是他的上帝,是他所有的一切。当他想到将要失去自己的财富时,就好像失去了上帝、失去了信仰、失去了根基、失去了所有一般。

而他已经信靠“金钱”这位上帝,足足信靠了二十年了。这二十多年来,他每一天都忠贞不渝、全然依靠。很显然,此时此刻撇下二十年来忠心信靠的“财富”,立即去“改信”另一位上帝。对他而言,挑战实在太大了,以至于他忧愁而去。

金钱,在我们的生命中,总是容易扮演上帝的角色。巴克斯特说,“一般来说,富足比贫穷,对灵魂构成了更大的危险,富足比贫穷,对得永生造成了更大的阻碍。”

因为财富,会成为我们自立为王的凭借。想一想吧,当你拥有越多的财富,其实交出主权,就会变得越艰难。因为,金钱对人们来说,不只是金钱而已。它可能会成为我们的尊严、我们的满足、我们的盼望,我们的安全感,我们的价值感。而拥有的财富越多,这一挑战就会变得越大。

金钱有这样一种能力:它能使人蒙蔽,在属灵上变得盲目。经文甚至告诉我们,当一个人拥有足够多的钱财时,他几乎就已经不能信上帝了。因为耶稣说,“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意思是,耶稣看透了人,生命中这一无时不在的、深入骨髓的危机。

可是,少年一直都没有发现,金钱已经成为了自己信靠的对象,已经成为了他的上帝,已经成为了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舍弃的东西。于是,耶稣来以一语,挑战少年一生。你说你爱永生,你也真的自以为,自己爱永生。好吧,暂且任你这样欺骗自己。但我只问你一样:失去你的钱财得到永生,或者保留你的钱财失去永生。

两者之间,二选一。不管你如何“伪装”,最终选择的那个,才是你的真爱。对吗?你说你爱永生,但其实你不真爱。或许你也爱一点永生,就像今天很多的基督徒,或许你也信一点耶稣,或许你也听一点真理,或许你也会改变一点脾气。但当今生与永生发生矛盾的时候,二者只能择其一的时候,你真正想要的,你真正不能放弃的,你真正选择的那个,才是你真正爱的。

只是,有多少人,如这少年一般,一直在被自己欺骗,并且成功地骗过了自己,也骗过了别人。少年财主,犹如这世间的一抹倒影。足以,照映出世间所有人。

危机:借着财富冒充上帝

各位,你有没有发现,金钱的魅力,远远超出了许多人的想象?偶像与贪婪,也总是每个人的通病。

起初,上帝在伊甸园里,将整个世界赐给亚当和夏娃。神说:“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神把祂所创造的整个世界,交给人管理。这,其实就是财富。对吧?亚当夏娃的财富,就是整个世界。

为何财富(金钱)对每个人都天然具有吸引力?因为,财富,其实涉及到了“控制权”。经验告诉我们:你拥有的钱越多,对这个世界的控制权就越大。人们好像可以运用金钱,去支配、拥有、获取各种各样的东西。

金钱好像可以给我们权柄,去掌管这个世界。拥有金钱,就好像可以拥有一切。(比如:别人的服务、舒适的生活、便利的生活、世界的尊敬,成就感、满足感、安全感,甚至异性的好感……)。这就是为什么,金钱如此吸引人。

在这种借着金钱掌管自己人生的过程中,人可以感到自己无所不能;在这种掌管中,人会感到有尊严、有满足,有安全感、有价值。这,就是金钱那么容易成为偶像的原因。

你会发现,最终其实是,人们想要借着财富,成为这世界和自己人生的“上帝”。人们活在这世界上,借用神所赐的财富,让自己“如神一般”;就像,曾经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里,凭着上帝所赐的自由去悖逆神,想要“如神一般”,自立为王。

一代过去,一代又来。似曾相识,罪归来。几千年来,少年财主的身上,我们仿佛看见了亚当曾经的影子。人们借着金钱制造一个假象:好像可以掌控自己的生命,好像可以“如神一般”。财富的危机就是,金钱会给我们制造这样一个假象。

于是,耶稣挑战少年财主,去“变卖所有的,分给穷人,你还要来跟从我”。

这个挑战意味着,那些让你觉得可以掌控一切的东西;那些让你觉得你就是上帝的东西;那些你从前用来建立自己安全感、价值感的东西,必须在你生命中被拿走。你不再借着这一切来让自己“如神一般”,你才能真正以耶稣为你生命的主。

请注意,耶稣的意思是,你现在有两个主:一个是金钱,你可以借着它来获得安息、尊严、价值、掌管世界;另一个是耶稣,你可以借着祂来获得安息、尊严、价值和对世界的治理。

现在,再一次地,二选一。两个“神”,你究竟是要信哪一个?两个神你究竟爱哪一个,两个神你究竟会顺服哪一个?在本质上,这其实是两个神的争战。

危机:当代人的偶像

这些年来,我总会遇见一些不同的人。有一次,一位会友来找我,他很苦恼,苦恼自己对信仰不冷不热、对主若即若离,生命不温不火。他问说,我究竟怎么才能更爱主呢?我和他聊过几次,每一次的交流和勉励,对他也都有一些帮助,但几周之后,他仿佛又回到原点。如此,循环往复。

所以,那一次我打算更尖锐一点。快要结束的时候,我说,“你觉得,你的问题是不够爱主。或许,你真正的问题是,你太爱你的主。只不过,你的主,好像不是耶稣,而是‘别的’”。

不过呢,这二十多年来,你一直都以为,你的主是上帝。像这个少年人一般,你被自己骗了二十年。

我说,如果,这二十年来,你整个生命的根基、方向、目标,皆如世人一般,几乎完全没有分别。或许你也有一些分别:世人以金钱,以婚姻,以儿女,以舒适,以成就,以利益为神,但却是靠自己的努力、拼搏和巧计,来达成;而你也是以金钱,以婚姻,以儿女,以舒适,以成就,以利益为神,只不过呢,你是靠着祷告,甚至禁食祷告来达成。

我说,如果是这样的话,你究竟跟他们的区别在哪里呢?因为,你们信靠的、爱慕的、盼望的,都一模一样。你说,我只是“属肉体的基督徒”,我只是有些“世俗的基督徒”,我只是“不太属灵的基督徒”。我很稀奇你发明出来这么多,自我安慰的词汇。要知道这些词汇,全部都是保罗用来严厉批评人,呼吁这样的人悔改的!

那天,我对他说,有没有可能,你生命的光景,其实一直都在大声疾呼一个残酷的、你自己不愿意承认的真相,就是:你可能压根都还不是一个基督徒?如果,这二十年来,你整个生命的根基、方向、目标,皆如世人一般,你究竟凭什么,觉得自己是“重生得救”的基督徒呢?就凭着你经常聚会嘛?

就像那位少年,在遇见耶稣之前,二十多年的人生,从来没有发现过的真相,那天被耶稣给显明出来了。你是否也该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信仰和生命中一切的信靠、爱慕和盼望?

那天,那位弟兄听我这一席话,就变了脸色,忧忧愁愁地走了。我们不知道那位和耶稣谈话的少年,有没有再回来;但和我谈话的这位少年,从此就再也没来过教会。但我知道,若是主怜悯施恩,等他再回来的那天,我们就真正得了一个弟兄。

总结:只是,既然这样,谁能得救呢?

耶稣说,“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可10:25)无论如何,骆驼绝不可能穿过针的眼。这,在数学上,称为“不可能事件”。只是,那个“不可能的事件”,都比财主进入神的国更容易。那么,意思就是,财主绝不可能进入神的国。

这话,曾让门徒“分外惊奇”,对他说:“这样,谁能得救呢?”你若不惊奇、不被这话震撼、不被震动,那你就从来没听懂耶稣的话!即使你一直都以为自己听懂了。换句话说,耶稣看透了我们生命中,这一个深入骨髓的危机。我们无法自拔,我们撇弃不了这一切。其实最难的一件事情就是撇弃自己,这是一件最痛苦的事情。因为,在本质上没有人可以完全舍弃他自己,一个都没有。

但这个时候彼得却跳出来说:“看哪,我们已经撇下所有的跟从你了。”请问门徒舍弃了吗?或许他们的确舍弃了一些,或许他比那个少年官舍得更多一点。他别了父亲,他舍了网,也放下了他的水产贸易公司。但你知道,舍到一个地步,他也望而却步了。当耶稣被捕之后他也开始跑掉,当耶稣基督在大祭司的院子里受审的时候,他也舍不下去了,他就不敢承认主。

事实上,没有一个人可以撇下一切,来跟从主。你我所撇下的,总是不够的。你或许一开始也能撇下一些,但撇着撇着就不想撇了,甚至走了十年之后,撇着撇着,又把之前撇下的,重新悄悄给拾了回来,重新揣回到兜里。这就是主所说的,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这意味着,有可能我们信主十年,越信越糟糕。千万不要再说自己这十年几乎没什么成长了,因为你这个说法太骄傲了,这十年来,你明明在不断后退!

可是,为何历代以来,还是有那么多背负了许多行囊的,不断后退的,各种各样的“财主”,居然进入神的国了呢?你要更惊奇、惊讶、震惊这件事。因为,那一位真正的“财主”,万有都属乎他的那一位。却为着我们舍弃了天上的荣华、离开了荣耀的居所,进入这世界。他被剥夺、成为贫穷,他被羞辱、成为奴仆,他被审判、成为死囚。

你所撇下的,总不是你的一切。但他却撇下了所有,使我们得以进入神的国,得着所有。这样,谁能得救呢?在人是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这,才是恩典的福音,临到了我们这些卑微不配的人身上。这福音是如此的真实:天路历程,危机重重。何以渡危,唯有基督。

原载:光与盐

这样,谁能得救呢?(上)

郇城教会《复活生命新序列》(罗6:1-14)

安彦魁传道《腓立比书》2_5-11

特别说明

感谢上帝呼召仆人们的服侍,此资料系公开渠道获得,版权如有争议,请告知我们以便删除。

编者推荐

5/5

安彦魁传道《苦难中的安慰》林后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