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工作日仿佛是被上紧了发条的钟表马不停蹄,但一到周末就浑身乏力,懒得动弹
2、常常感觉全身酸痛,尤其是肩颈、腰、臀、背等部位
3、很容易就出现腹泻等肠胃不适的状况,或者频繁感冒
4、莫名变得特别喜欢吃甜食及各种高热量的食物
5、习惯性拖延,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上的事务,都总要是拖到“死线”来临前才着手处理
6、与他人相处时总是带有攻击性,敏感,很容易就把他人一句再平常不过的言辞当做是对自己的责难
7、心里感到很矛盾,一方面渴望独处,对周围人感到不耐烦;另一方面渴望被陪伴与倾听,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与支持
8、情绪波动很大,时常会莫名地大发雷霆
9、「负能量」爆棚,整个人很消极,也总忍不住以负面的态度思考一切
如果你觉得自己最近,甚至是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出现了上述多种状况的话,你需要警惕,这说明你的压力状况已经值得担忧了。
但并不是所有的压力都会给人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也并不是所有人在遇到类似的压力情境时,都会受到同样程度的打击,那为什么有些人更容易受到压力的负面影响呢?
这其实主要与每个人应对压力的方式有关,换言之,在「压力」及「其对一个人所造成的影响」之间,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中间变量,就是这个人应对压力的模式。
四种应对压力的模式
1、战斗
在面对压力时,一些人会进入战斗模式,比如当一个人在遇到棘手的新项目时,会不分昼夜地加班加点,一丝不苟地完成任务,拼尽全力地达成目标,「战斗」的应对模式,能够帮助人们化压力为动力,最终战胜困难,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2、逃跑
人们也可能在面对压力时选择放弃或逃离,比如当一个新的职位充满了挑战和困难时,有些人就可能会主动选择放弃这个升职的机会。
尽管很多人总把放弃或逃离看的很负面,认为这是意志力不足、不求上进或懒惰的象征,但其实有时候,「逃」能让人避免在压力面前过度坚持而屡屡受挫。
3、僵死
当发现眼前的困难过于强大时,儿时的我们可能会哭到昏睡,出现所谓的「断片」,这就是我们在以僵死的模式应对压力。
成年后,这种「僵死」的应对模式则更多表现为一种「疲乏感」或者嗜睡,比如有些人会在压力来临且尚未做出行动前,就感到疲惫。
不过这种疲乏并不是一种逃避,它不是一个人主动做出的,而是被动感受到的,这种僵死的应对机制,「能让人们感觉自己在压力的情境中『消失』了,就仿佛痛苦也随之消失了一般。」
4、服从
人们在应对日常压力时,还会表现出对压力源的「服从」,即向给自己带来压力的事或人妥协、尊崇或讨好的安排,这在一些情况中,能够帮助人们趋利避害,更好地达成目标。
现实生活中,压力的来源可能是复杂多样的,这就意味着,每个人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境,灵活地运用不同模式来应对压力,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减低压力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
也就是说,当有希望战胜压力时需要全力以赴,为实现目标而争取(战);当坚持可能带来更大的伤害时要能果断选择放弃(逃);当压力过大时,可以多给自己一些时间休息(僵死);当自己感到不知所措时需要和压力源交流沟通,更好的了解压力源(服从)。
但如果一个人总是单一地使用某一种模式去应对生活中出现的所有压力,那么就很可能会为压力所困。